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时间:2022-08-04 15:56:33
(资料图片)
本网讯 8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大豆“症青”防控现场会。会议观摩了大豆“症青”试验示范和统防统治作业现场,交流了各地监测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下一阶段大豆“症青”发生形势,研讨并优化了防控对策措施,进一步动员部署监测防控工作。会议强调,当前黄淮海大豆陆续进入开花结荚期,也是点蜂缘蝽、烟粉虱、甜菜夜蛾等多种病虫发生和防控关键时期,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严防“症青”和重大病虫大面积危害。
会议指出,近年来黄淮海地区“症青”问题较为突出,成为恢复和发展大豆生产的一大障碍。专家分析,点蜂缘蝽等刺吸性害虫花荚期刺吸危害,导致大豆植株“库源”失衡,致使籽粒败育或发育不良是造成大豆“症青”的关键因素。总的看,加强虫情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是目前防止大豆“症青”发生最为有效的措施。
会议强调,虽然当前黄淮海地区点蜂缘蝽总体偏轻发生,但部分地区虫口密度仍然较高,加上气候等其他因素,大豆“症青”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各地要充分认识大豆“症青”防控的重要性,把大豆病虫防控作为助力大豆油料振兴工程的重要措施来抓。一要加强调查监测。开展点蜂缘蝽等传毒昆虫介体的种群动态系统监测,全面摸清虫情、病情,科学评估危害损失,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二要加强示范培训。分层分级建立示范区、示范片,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培训,让更多人了解大豆“症青”危害和防控防范措施,形成监测防控合力。三要完善防控技术。做好对路药剂筛选,将大豆“症青”预防和全程病虫害防控有机结合,不断优化防控技术体系。四要加强药肥监管。加大市场抽检和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添加行为。
会议决定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任组长的大豆“症青”防控专家组,组织开展农科教协同攻关,尽快摸清大豆“症青”发生机理和大豆病虫发生变化情况,建立大豆病虫害全程监测防控体系,强化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保障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20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
本网讯8月2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英国伦敦会见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常务副大臣塔玛拉·芬克尔斯坦,双方就加强中英农业合作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林草局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对8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
本周新疆四川重庆等地多高温天气不利作物生长发育未来十天东北华北等地注意防范渍涝南方需做好高温防御工作一、本周天气特点及农业影响分析1 1